李海牛的新家是一个小四合院,砖瓦结构,面积约200平方米。窗户明净,室内装修陈设与城里几乎一模一样。在这方面,他和他的妻子一开始还是有点“不合适”:不烧柴做饭,用洗衣机洗衣服,在家里上厕所……
“过去,我们住在山里的石头房子里,连瓦片都是用石头做的。它很低,光线很差,而且在雨天。我们不得不打开家里的灯。”李海牛说,有一次,一个外地来的女孩来相亲。这是一座石头房子,转身离开。
对于搬迁后的贫困家庭,当地政府也积极帮助他们创造和增加收入。今年,在援助单位的支持下,李海牛为安置点承包了一个温室,占地1.2亩,种植番茄,半年赚了2万元。李海牛说:“在老村里,如果你种6亩以上的薄地,你一年挣不到1万元。”
横岭村党支部书记胡文清表示,虽然整个村子搬迁了很长时间,但每户人家,尤其是贫困人口,都得到了妥善安置。建房者只需支付6000元,就能买到200平米的低价房;那些没有脱贫的人将会得到很大的折扣给那些买了房子的人,每人25平方米,每户只需要1万元。老房子无论是拆除、回收还是归集体所有,都要给予补偿。树和其他附件将单独计算。
前一年,贫困的石巧远和他的家人搬进了县城边缘的一栋大楼。虽然50平方米的新房子面积很小,但他和他的妻子住得很舒服。“看,里里外外都很干净。如果你到这儿来,我们还会面对面。”57岁的石桥元说:“在老村里,原来住的石屋相当破旧,接待条件也不是很好。,一个游客既高兴又害怕。”